浅谈鼻炎、鼻窦炎的中医治疗方法-

发布日期:2024-03-28 来源:医药界

图片

在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、慢性鼻炎等鼻科常见病的治疗中,除传统的中医药辨证施治在起作用外,疾病的预防、调护方法的宣讲也占到很大的比重,还有特色的中医外治方法,也往往会达到速效的目的,这种多样且灵活的方法配伍,使得中医药治疗常见的鼻科疾病凸显优势。

常见的鼻病外治法有薰鼻法、洗鼻法、滴鼻法、涂鼻法、外敷法、穴位贴敷治疗、塞鼻法、针刺、鼻内针刺法、蝶腭神经节针刺法、埋揿针法、穴位埋线法、穴位注射、中药烧灼涂擦法、灸法等。

(1)薰鼻法

一般针对儿童、孕妇等难接受或不能接受其他外治法的人群,用于鼻咽癌、鼻前庭炎、萎缩性鼻炎等以鼻腔干燥、疼痛、痂皮较多等为主要表现的需要熏蒸治疗的疾病。常用药有金银花、连翘、蝉蜕、升麻、薄荷等疏风解毒类中药。

方法为凉水下药,大火烧开,小火15分钟左右,适当晾温后用其蒸汽熏鼻,尽量用鼻吸气、口呼气的方法进行,每天2次—3次,每次10分钟—20分钟为佳。

(2)洗鼻法

一般除了鼻腔明显堵塞的人群及中耳炎病史的人群外均适用,根据疾病性质不同用药不同,如鼻窦炎常用黄连解毒汤为主方,过敏性鼻炎常用疏散风寒的药物为主方,正常煎煮后晾温,取上清液即可。

患者微微低头向前,稍侧转45度,张口说“啊”或“开”的同时,用洗鼻器将药液从在上面的鼻孔处缓缓挤入,使药液经过鼻腔从另一侧鼻孔流出,两侧交替进行,每日一次即可,若为他人操作,则一定是能配合好才可应用,避免引起中耳炎或者气管炎。

(3)滴鼻法

适用于各类鼻病,用特制的药油或是药液滴鼻,用法是平卧,将头部悬空或将肩部垫高,使颈部后仰,直至鼻孔向上后再滴药,每侧1滴—2滴,滴药后可短暂捏鼻翼处促进吸收,之后可将头部回正。每天1次—2次。

(4)涂鼻法

适用于鼻腔干燥人群,用清洁的棉签头部薄薄蘸取特制的药油或药膏,均匀涂擦于鼻前庭处,也就是长鼻毛的位置,每天1次—6次。

(5)外敷法

适用于风寒鼻塞或鼻部疖肿、以及酒渣鼻患者。风寒鼻塞用疏风通窍的药物煮成中药液,小毛巾蘸取后拧至不滴水,即可外敷于鼻部及面部,起到温通散寒通窍的目的。

酒渣鼻或鼻部疖肿的患者则是用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的中汤药外敷,达到消肿止痛,散结排脓的效果。

(6)穴位贴敷治疗

根据治疗目的不同,选取药物配伍不同,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,分别起到利鼻通窍、温阳散寒、引火归元的目的。

如用通窍醒神的药物制作药饼,贴敷于迎香穴、上迎香穴、印堂穴、大椎穴等穴位适用于鼻塞明显的患者;用温阳散寒,温经通络、豁痰利气的药物贴敷于背俞穴上,起到散寒止咳、止涕通窍以及保健养生的作用;用温中理气、补火助阳的药物贴敷于三阴交、涌泉穴等穴位上,起到引火归元、熄风安神等作用。每次选取2穴—6穴,多则十余穴进行贴敷,敏感肌肤0.5小时—4小时,耐受者可贴敷4小时—8小时,每日一次。

(7)塞鼻法

用清洁的棉棒蘸取特制的药粉或药膏、药水塞鼻,一般用于鼻窦炎、过敏性鼻炎、鼻息肉的患者,起到通窍排脓、取涕升阳的作用,可上午用一侧鼻腔,下午用另一侧,塞鼻同时发“啊”声以免引起呛咳,每次20分钟到1小时为佳,塞鼻后可能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少量鼻出血等现象,均属正常表现。

(8)针刺法、鼻内针刺法、蝶腭神经节针刺法

对鼻塞、影响嗅觉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,严重者可每日或3日针刺一次,慢性者可每周一次,5次—7次为一疗程,孕妇及对疼痛敏感者慎用。

(9)埋揿针法

适用于小儿慢性鼻炎、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患者,可起到疏风通窍、消肿止鼾效果,一般用在迎香、上迎香、印堂、风池、肺俞等穴位,每24小时更换一次,发作期连用3天,慢性期每周一次即可。

(10)穴位埋线法

穴位埋线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,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、平衡阴阳、调和气血、调整脏腑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

一般用特制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载体羊肠线(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)植入迎香穴等相应的穴位,肠线在体内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、柔和、持久、良性的“长效针感效应”,达“深纳而久留之,以治顽疾”的效果。

每20天—30天治疗一次,可避免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,适用于各种慢性、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。

(11)穴位注射治疗

穴位注射治疗又称“水针”,是用中西药物注入相关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,适用于比较顽固的鼻病。

(12)中药烧灼法

用有腐蚀作用的药物,如鸦胆子油等,涂擦在鼻腔内鼻丘、内迎香等处,达到收缩鼻甲、脱敏消肿的作用,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及轻微的鼻出血患者。

(13)灸法

以艾绒为主要材料,或掺入少量辛温香燥的药末,用麦粒灸、艾柱灸或雷火灸等方法,在局部或全身进行治疗,起到温经通络,升阳举陷,行气活血,祛寒逐湿,消肿散结等作用,并可用于保健。

对虚寒型过敏性鼻炎患者较为适宜。中医对鼻部疾病外治方法很多,以上仅是常用的一部分,在临床应用中常可单用或者联用,但具体选择哪种外治方法,还需要医师根据病情决定。

  • 评论
发布